诗词原文
《勉谕儿辈》
朝代:明
作者:周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餍尔口腹,致尔身肥。
能甘淡泊,便是五福之一。
有人贪求荣利,枉道取富贵,是致尔辈愁饥寒也。
吾宁薄吾身,薄吾身而厚吾民;吾宁薄吾民,薄吾民而不薄于道。
不能枉道取富贵,是致尔辈愁饥寒。
作者简介
周怡,字顺之,号讷溪,明嘉靖年间进士,曾任广东按察使,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周怡不仅政绩卓著,还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的家训和诗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但从奢侈回到节俭就很困难了,对于饮食和衣服,如果想到它们得来的不容易,就不会轻易地花费,一顿酒肉,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馋嘴不贪寒,满足你们的口腹之欲,让你们身体肥胖,能够甘于淡泊的生活,就是人生中的一大福气,有人贪图荣华富贵,不惜违背道义去谋取,这才会导致你们这些人忧愁饥饿寒冷,我宁愿自己生活俭朴,俭朴自己的生活而让百姓富足;我宁愿百姓生活俭朴,百姓生活俭朴也不能违背道义,不能违背道义去谋取富贵,这才是导致你们这些人忧愁饥饿寒冷的原因。
释义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节俭与奢侈的对比,以及坚守道义与追求富贵之间的选择,作者通过对比节俭与奢侈生活的不同后果,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并告诫子孙后代不要为了富贵而违背道义,否则将会导致愁苦和饥寒。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道理深刻,作者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节俭与奢侈、道义与富贵之间的关系,诗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句,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警句,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节俭之心,不要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作者也通过“不能枉道取富贵,是致尔辈愁饥寒”的告诫,强调了坚守道义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追求富贵而违背道义,否则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周怡在家庭教育中的一篇训诫之作,他深知节俭和道义对于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子孙后代时,特别强调了这两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奢侈风气和道德沦丧有关,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训诫,引导子孙后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避免走上歧途,这首诗也反映了周怡作为一位清廉官员的高尚品质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