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弃置咸阳道,藓驳烟滋委宫草。的解释

梦梦15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自从弃置咸阳道,藓驳烟滋委宫草”,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草茫茫-惩厚葬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草茫茫-惩厚葬也

唐·白居易

草茫茫,人茫茫,

飞蓬卷尽塞风长。

山藏虎豹云藏鹄,

地卧骐驎火伏羊。

雌雄逝水去无还,

草上孤城白日寒。

自从弃置咸阳道,

藓驳烟滋委宫草。

霜露凄凉溆浦多,

人烟断绝衡山过。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梦迢迢起暮波。

汉陵秦苑草芊芊,

禾黍高低六代田。

谁谓帝乡邻万国,

行来唯见白云天。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野草茫茫,人也茫茫,

飞蓬被卷尽,塞外风长。

山中藏着虎豹,云里藏着天鹅,

地上卧着骐驎,火下藏着羊。

雌雄逝水一去不复返,

草上孤城在白日下显得寒冷。

自从被弃置在咸阳道上,

苔藓斑驳,烟雾滋生,宫草也枯萎了。

霜露凄凉,溆浦之地多荒凉,

人烟断绝,衡山之路难行。

黄埃散漫,风也萧索,

云梦泽迢迢,暮波涌起。

汉陵秦苑中野草茂盛,

禾黍高低,六代的田地已变。

谁说帝乡邻近万国,

走来走去,只见白云满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野草、孤城、逝水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咸阳道、汉陵秦苑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厚葬之风的批判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草为线索,贯穿全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下的草,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荒凉,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针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厚葬之风而创作的,在唐代,一些权贵之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往往花费巨资进行厚葬,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助长了奢靡之风,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风气的批判和反思,呼吁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理性对待死亡和丧葬问题,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