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山水有奇字,焕乎八法存翠珉。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石鼓歌

唐·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镌其轲。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气盛势凌暴,谁为讹舛踵讹传。

孔壁古文见周典,汉室石经传诸篇。

古文旧史无讹谬,辞严气直笔力端。

细观文彩诚为奇,其辞丽雅有逸才。

周宣中兴颂天子,汉武雄才阔略骜。

秦碑野火里自焚,孔壁微茫蠹鱼啮。

王郎去后石鼓在,秋雨黄昏吟败叶。

况此石鼓又元刊,辞严气古高无攀。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此本,毫发不失成霜科。

辞严气盛不可犯,风骨遒劲凌蛟螭。

秘阁侍郎善坟典,观之落笔生云烟。

兴来洒墨何淋漓,走笔疾书如电驰。

壮哉山水有奇字,焕乎八法存翠珉。

谢家子弟虽豪逸,未解移文挽孟轲。

我思古人勤且劳,凿石得文如刻镂。

何当火急传家法,欲使学人如晓夜。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张生手持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石鼓歌,杜甫李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的才力薄弱,又怎么能够写好石鼓歌呢?周朝纲纪败坏,天下动荡不安,宣王奋起挥动天戈,他大规模地修建明堂,接受诸侯的朝贺,诸侯们剑佩叮当,声音相磨,宣王在岐阳狩猎,搜罗雄俊的猎物,万里的禽兽都被他捕获,他将功绩刻在石碑上,告诉万世子孙,又凿石作鼓,镌刻文字,你从何处得到这拓本,毫发不差,没有讹误?言辞严厉,气势盛大,谁敢讹传?孔壁中发现的古文,是周朝的典籍;汉室的石经,传下了诸篇古文,古文旧史没有讹误,言辞严厉,气势正直,笔力端正,我仔细观看这些文字,确实奇妙,言辞华丽,有逸才,周宣王中兴,歌颂天子;汉武帝雄才大略,气魄豪迈,秦朝的碑文被野火烧毁,孔壁中的古文也被蠹鱼啮食,王郎去后,石鼓还在,但已破败不堪,如同秋雨黄昏中的败叶,何况这些石鼓又是未经刊刻的,言辞严厉,气势古朴,高不可攀,随从的臣子才艺都是第一流的,他们挑选撰写,刻在石上,留在山间,风吹雨打,日晒火烤,鬼物守护,真是神奇,你从何处得到这拓本,毫发不差,如同霜打的草木?言辞严厉,气势盛大,不可侵犯,风骨遒劲,如同蛟龙,秘阁侍郎精通典籍,看了这拓本,落笔生云烟,他兴来洒墨,何等淋漓,走笔疾书,如同电驰,啊,壮哉!山水之间有奇字,焕然一新,八法俱全,留在翠珉之上,谢家的子弟虽然豪逸,却不懂得移文挽救孟轲,我想古人勤奋辛劳,凿石得文,如同刻镂,何时能火急传授家法,让学习的人如同晓夜不息?

释义

这首诗是韩愈对石鼓文的赞美之作,诗中描述了石鼓文的来历、文字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感慨,韩愈认为石鼓文是周宣王时期的遗物,文字奇丽,气势磅礴,是古文中的瑰宝,他感叹自己才力薄弱,难以写好石鼓歌,但也表达了对古人勤奋辛劳的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韩愈的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韩愈对石鼓文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诗歌风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石鼓文的文字特点和历史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韩愈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文传统的尊重和传承的意愿。

创作背景

韩愈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与他对石鼓文的热爱和推崇有关,石鼓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文字,因其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韩愈在观赏石鼓文时,被其文字之美和历史之深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之作,这首诗不仅是对石鼓文的赞美,也是对古文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