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赠我紫衣裘,中吴风土清且柔。的解释

生辉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吴门夜泊

唐·罗隐

水国春寒闭画楼,

凭谁赠我紫衣裘。

中吴风土清且柔,

绿柳垂丝拂马头。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平易近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春水寒凉的江南水乡,画楼紧闭,寒意袭人,

谁能赠我一件抵御春寒的紫色衣裘呢?

苏州(中吴)的风土人情清新而又温柔,

绿柳的枝条轻轻垂下,如同丝线般拂过行马的马头。

释义

水国春寒闭画楼:描绘了江南水乡早春时节的寒冷,画楼紧闭以御寒。

凭谁赠我紫衣裘:表达了诗人对温暖衣物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知音或帮助的期盼。

中吴风土清且柔:赞美苏州地区的风土人情清新柔和,给人以舒适之感。

绿柳垂丝拂马头:以绿柳拂马头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苏州的柔美与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吴门夜泊”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早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温暖与关怀的渴望,以及对苏州风土人情的赞美,首句“水国春寒闭画楼”以寒冷的天气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次句“凭谁赠我紫衣裘”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需求,既是对物质温暖的渴望,也是对精神慰藉的寻求,后两句“中吴风土清且柔,绿柳垂丝拂马头”则以清新柔美的笔触,展现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使全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罗隐此诗可能作于其游历江南期间,特别是在苏州停留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罗隐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游历四方,以诗酒自娱,同时也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这首诗通过对苏州风土人情的赞美,以及对温暖与关怀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