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的解释

梦梦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宋·杨万里

月姊曾将玉镜磨,

云开露出九宵多。

今宵净扫广寒路,

三十里中无此么。

芙蓉步障三千里,

中有昭阳第一宫。

依旧红翠相扶处,

只欠笙歌一曲中。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出自该诗的第二首,但为保持完整性,这里列出了两首诗,以下解析将主要围绕第二首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

译文

芙蓉花组成的步障绵延三千里,

其中掩映着皇宫中最尊贵的昭阳宫。

那里依然红绿相映、翠色扶疏,

只是缺少了一曲悠扬的笙歌相伴。

释义

“芙蓉步障三千里”描绘了宫中芙蓉花盛开,形成了一道绵延数千里的美丽屏障,象征着皇宫的富丽堂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有昭阳第一宫”则点明了这道屏障中最为尊贵的所在——昭阳宫,是皇帝后妃的居所,进一步突出了其尊贵地位。“依然红翠相扶处”描绘了宫中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只欠笙歌一曲中”则略带遗憾地指出,尽管景色如画,却缺少了音乐的点缀,使得整个画面略显单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宫中的自然美景与建筑风貌,通过“芙蓉步障”与“昭阳宫”的描绘,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与尊贵,诗人又巧妙地运用“红翠相扶”与“只欠笙歌”的对比,既突出了宫中景色的美丽,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遗憾,使得整首诗在赞美与感叹之间达到了巧妙的平衡,杨万里的诗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富有感染力的画面,这首诗正是其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在朝廷任职期间,对皇宫生活有所接触和了解的背景下,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的诗人,杨万里在宫中可能目睹了芙蓉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以及皇宫建筑的宏伟与精致,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文人,他在赞美皇宫美景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宫廷生活单调与寂寞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在赞美与感叹之间达到了深刻的艺术效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