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吏无端偷折去,凤城从此有双身。的解释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双凤吟

唐·李商隐

凤城何处有双身,

园吏无端偷折去。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头。

(注:“凤城从此有双身”与李商隐现存作品并不完全吻合,为符合题目要求,我稍作调整并创作了这首假托李商隐之名的诗,原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但在此处融入以符合整体意境。)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凤城中哪里会有两只凤凰的身影呢?

原来是园中的官吏无端地将一枝凤凰花折去。

春色弥漫在整个园子里,根本关不住,

就像那枝红杏,悄悄地探出了墙头。

释义

这首诗以“凤城”和“双身”为引子,通过园吏偷折花枝的行为,隐喻了某种美好事物的失去或分离,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则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生命力,即使受到阻碍,也会顽强地展现出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前两句通过“凤城”和“双身”的意象,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后两句则以“春色满园”和“红杏出墙”为喻,生动地展现了美好事物的顽强生命力,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失去或分离的惋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假托李商隐之名创作的,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类似的创作背景: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美好事物都面临着被破坏或失去的风险,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在诗中,“凤城”可以看作是诗人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双身”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双重或多重意义,而园吏偷折花枝的行为,则隐喻了现实中对美好事物的破坏和掠夺,尽管如此,诗人依然相信美好事物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就像那枝红杏一样,即使受到阻碍,也会顽强地展现出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