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岩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官袍洁”,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向子諲的《秦楼月·芳菲歇》,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秦楼月·芳菲歇
宋 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岩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官袍洁。
作者简介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曾任户部侍郎、知平江府等职,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贬居临江,其词风清丽婉约,多抒发爱国之情和身世之感。
译文
花草芳香已经消退,远望故园,令人伤心欲绝,伤心欲绝啊!眼前是无边的烟波,无穷的山色。
怎堪忍受更临近乾龙节(皇帝诞辰),我眼中泪水流尽,只能空自悲泣,空自悲泣啊!岩桂的香气随风飘散,井边的梧桐树影随风转动,清冷的月光浸透了官袍,显得格外洁白。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故园之景和自身感受,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悲痛之情,上片写眼前之景,花草凋零,烟水山色无边无际,引发词人的无限伤感,下片则进一步抒发内心的悲痛,通过“可堪更近乾龙节”一句,暗示了词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无法参与庆典的无奈,最后以“岩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官袍洁”三句,以景结情,将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变化,上片的“芳菲歇”与“伤心切”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和对故园的深切思念,下片则通过“可堪更近乾龙节”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最后三句以景结情,既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孤寂,又暗含了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悲凉。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词人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贬居临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词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朝廷的忠诚,也反映了词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无奈,在词中,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巧妙地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秦楼月·芳菲歇》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词人的个人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