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台御史新为郡,棘手廷评继下车。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郡斋秋夜即事

唐·韦应物

霜台御史新为郡,棘手廷评继下车。

吏进封章频报捷,人传谣诼不胜嗟。

空庭日暮鸟向栖,幽篁露重风萧飒。

此夕谁言独坐愁,清泠池水夜来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他的诗作风格淡远清新,多写山水田园,与王维并称“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子弟到地方官员的转变,这种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其作品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译文

新上任的霜台御史转任地方郡守,紧接着棘手案件的廷评官也到任了,官吏们频繁上报捷报,但民间流传的谣言和诽谤却让人不胜嗟叹,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迎来了归巢的鸟儿,幽深的竹林里露珠凝重,风吹得萧萧作响,在这寂静的夜晚,谁说独自坐着就会感到忧愁呢?看那清澈的池水,在秋夜里更显得清冷宜人。

释义

首联点明新官上任的背景,霜台御史和廷评官都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他们转任地方,意味着地方治理将受到重视,颔联通过对比官吏的捷报和民间的谣言,揭示了官场与民间信息的差异和矛盾,颈联描绘了郡斋秋夜的景象,空庭、归鸟、幽篁、露重、风萧,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尾联则以诗人的自我感受作结,表达了他对秋夜的喜爱和对独坐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官上任和郡斋秋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民间、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和颔联以新官上任为背景,通过对比官吏的捷报和民间的谣言,揭示了官场与民间信息的差异和矛盾,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政治的敏锐洞察,颈联和尾联则以秋夜景象为描写对象,通过空庭、归鸟、幽篁、露重、风萧等意象的营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独坐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郡守期间,作为一位从朝廷重臣转任地方官员的诗人,韦应物对官场与民间、自然与人生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郡斋秋夜即事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新官上任和秋夜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政治的敏锐洞察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处世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