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未立头先白,贫病相仍气尚粗。的释义

风云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年衰

唐·卢延让

功名未立头先白,贫病相仍气尚粗。

长把新人比旧好,可怜憔悴不如初。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延之,唐代晚期诗人、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以诗文著称,卢延让的诗风清丽脱俗,多抒发个人感慨与时事忧思,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尽管他在当时并未获得显赫的功名,但其作品在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尚未建立功名头发就已斑白,贫穷与疾病接连不断,但我的志气仍然豪迈不减,时常将新人与旧日的美好相比,却悲哀地发现,如今的我已憔悴不堪,远不如当初。

释义

功名未立头先白:指诗人虽有志向,但尚未实现理想,岁月已逝,头发已白。

贫病相仍气尚粗:贫穷与疾病接踵而至,但诗人的志气依然豪迈,不屈不挠。

长把新人比旧好:常常将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的美好时光相比较。

可怜憔悴不如初:感叹自己现在的憔悴模样,已远不如从前。

赏析

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卢延让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首句“功名未立头先白”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遗憾,反映出晚唐时期士人普遍面临的仕途艰难,次句“贫病相仍气尚粗”则展现了诗人虽处逆境,但志气不减的坚韧精神,后两句通过对比“新人”与“旧好”,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卢延让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士人的仕途往往充满坎坷,许多人一生都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卢延让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也不例外,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面对自己尚未实现的功名与日益衰弱的身体,所发出的一声深沉的叹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卢延让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无奈接受,同时也看到了他面对逆境时依然保持的坚韧与不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