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浮萍
朝代:清代
作者:屈大均
翠藻飘摇漾浅沙,就食四方甘不系。
为生一世信长浮,野水闲云得自由。
作者简介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字介子,一字翁山、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屈大均一生著述丰富,其诗多表现民族气节与故国之思,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等,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还在史学、地理、音韵学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
译文
翠绿的藻类在浅沙中轻轻飘摇,它们四处觅食,甘愿不被束缚。
一生漂泊不定,随流水漂浮,享受着野水闲云的自在生活。
释义
“翠藻飘摇漾浅沙”描绘了水中藻类随风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氛围。“就食四方甘不系”中的“就食四方”指藻类随水流四处觅食,“甘不系”则表达了它们不受固定地点束缚的自在态度。“为生一世信长浮”意味着一生都在漂泊中度过,信任并接受这种漂浮的生活方式。“野水闲云得自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浮萍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浮萍的自在生活,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就食四方甘不系,为生一世信长浮”两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浮萍的漂泊特性,又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野水闲云得自由”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屈大均晚年时期,屈大均一生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动荡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在晚年时期,他可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更为强烈,这首诗通过描绘浮萍的自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