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遇定为当世福,不逢犹作後来师。的释义

小编10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宋·释绍嵩

大遇定为当世福,不逢犹作後来师。

几回搔首东窗下,月满松风径路迷。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遇到大机缘便是当世的福分,即使未能相遇,也依然可以作为后人的导师,多少次在东窗下搔首踟蹰,只见月光洒满松风小径,路途显得迷离而深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机遇与师徒传承的深刻感悟,首句“大遇定为当世福”指出,遇到重大的机遇或贵人相助,无疑是人生的一大福分,次句“不逢犹作後来师”则进一步说明,即使未能遇到这样的机遇,诗人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和领悟,成为后来者的导师和榜样,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在东窗下搔首踟蹰、月光洒满小径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机遇与师徒传承的独到见解,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强调了机遇的重要性,又凸显了个人努力和修行的价值,后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既体现了禅宗的精髓,又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修行经历和人生感悟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在修行过程中可能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机遇,对于人生的起伏和师徒传承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正是他对于这些经历的总结和感悟,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传达给后世读者,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僧人们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