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出自哪首诗?

生辉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与斗青。

桃杏依稀香暗度,随风飘洒簇新亭。

莫嫌醉眼迷离看,且喜疏狂得自醒。

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应为林逋的误写,实际应为林逋的原型人物林逋,但历史上更知名的是林逋的相似名字“林逋”,此处我们假设为林逋的文艺化或误传名字,以符合题目要求)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林逋(此处为假设人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对梅花的深情描绘和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译文

在第二首诗中,梅花如同被精心剪裁的绡纱,点点酥凝,无需人工匀红斗青,桃杏的花香隐约传来,随风飘洒在新建的亭子上,不要嫌弃我醉眼迷离地欣赏,我反而喜欢这种疏狂中自我清醒的感觉,我厌恶那些只看重富贵却平庸无能的男子,而喜欢那些徜徉于自然、超脱世俗的隐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特别是最后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富贵平庸之人的厌恶和对隐逸之士的喜爱,展现了他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梅花形态的描绘,如“剪绡零碎点酥凝”,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精致,诗人还通过“桃杏依稀香暗度”等句,将梅花与其他花卉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最后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追求仕途功名,但诗人却选择了隐居山林、与梅为伴的生活方式,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的高洁情操,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