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燕归巢
唐·刘沧
寻常帘幙有多少,何处画梁无燕泥。
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
呢喃似有意,衔得落花飞。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仍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寻常的帘幕有多少处,哪里没有燕子在画梁上筑巢留下的泥土呢?春色弥漫,芬芳四溢,闲置的屋檐下,一对燕子双双归来,它们呢喃细语,似乎有意为之,还衔着落花在空中飞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归巢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寻常帘幙有多少,何处画梁无燕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燕子筑巢的普遍性,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繁衍,后三句则具体描绘了燕子归巢后的景象,通过“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和“呢喃似有意”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燕子的活泼可爱。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生命的活力,首句的反问形式,既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又巧妙地引出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三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将春天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春色遍芳菲”一句,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春天的特点,为全诗增添了浓厚的色彩;“闲檐双燕归”一句,则通过燕子的归巢,暗示了家的温暖和生命的归宿;“呢喃似有意”一句,则通过燕子的叫声,展现了它们的情感世界和生命活力,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刘沧在春天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看到燕子归巢的情景,触景生情而写成的,他通过描绘燕子归巢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