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游神
唐·李贺
鬼灯如漆点松花,
乍见疑从地府夸。
不然禹鼎魑魅形,
神颠鬼胁相撑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才华横溢,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常描绘鬼神世界,抒发个人悲愤之情,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瑰丽,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鬼火如漆黑的灯点亮了松花般的幽暗,
乍一看仿佛是从地府中炫耀而出。
如果不是大禹铸造的鼎中魑魅魍魉的形象,
那便是神智颠倒的鬼神相互撑挟、争斗不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神秘莫测的景象,通过“鬼灯如漆”和“乍见疑从地府夸”等句,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后两句“不然禹鼎魑魅形,神颠鬼胁相撑挟”则进一步将场景推向极致,暗示这些景象可能是大禹治水时镇压的魑魅魍魉在夜晚重现,或是鬼神之间因争斗而显现的异象。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典型的鬼神题材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和神秘气息,诗人通过夸张和想象,将夜晚的景象描绘得惊心动魄,令人不寒而栗,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通过描绘鬼神世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挣扎。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鬼灯如漆”、“禹鼎魑魅形”等,使得诗歌语言瑰丽多姿,富有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差,将夜晚的阴森恐怖与鬼神的争斗相结合,使得诗歌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李贺一生郁郁不得志,才华难以施展,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挣扎,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鬼神世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道教盛行,也为李贺创作这类鬼神题材的作品提供了土壤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