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久疏慵无壮思,聊倾病耳待江边。出自哪首诗?

梦梦7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杜荀鹤

我久疏慵无壮思,聊倾病耳待江边。

霜飞月落水收露,一夜西峰送雨寒。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末期至10世纪初期,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代的罗隐齐名,有“杜荀鹤体”之称,他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长久以来懒散无志,缺乏壮志豪情,姑且将病中的耳朵倾向江边,聆听自然的声音,霜飞月落,露水收敛,一夜之间,西峰送来了寒冷的雨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首句“我久疏慵无壮思”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懒散,缺乏往日的壮志豪情;次句“聊倾病耳待江边”则展现了诗人虽病仍愿倾听自然之声,寻求心灵的慰藉,后两句“霜飞月落水收露,一夜西峰送雨寒”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为题,却并未过多渲染病痛的折磨,而是将笔触转向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首句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因病而懒散、缺乏壮志的现状;次句则以“聊倾病耳待江边”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晚年的生活境遇有关,杜荀鹤一生坎坷,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晚年更是贫病交加,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因病而懒散、缺乏壮志的无奈心境,以及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