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无簪绶身宁屈,死有诗书志尚伸。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述怀

唐·吕温

孤影当居闹市边,

生无簪绶身宁屈。

死有诗书志尚伸,

每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温(771年-811年),字和叔,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出身于河东吕氏,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曾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吕温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孤独的身影居住在繁华都市的边缘,

活着没有官帽官服,但我的志向岂能屈服?

即便死后,我的诗书也会传承我的志向,

我常常将心中的事情寄托给那飞翔的沙鸥。

释义

孤影当居闹市边:形容诗人身处繁华都市,但内心却感到孤独。

生无簪绶身宁屈:簪绶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官职,诗人表示,即使活着没有官职,他的志向也不会屈服。

死有诗书志尚伸:即使死后,诗人的志向也会通过他的诗书得以传承和伸张。

每将心事付沙鸥:沙鸥象征着自由与高远,诗人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沙鸥,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吕温抒发个人情感与志向的佳作,首句“孤影当居闹市边”以孤独的形象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次句“生无簪绶身宁屈”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淡泊与对志向的坚守,第三句“死有诗书志尚伸”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诗书的热爱与对志向的执着,末句“每将心事付沙鸥”以沙鸥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不屈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吕温被贬谪期间,在唐代,文人往往因政治斗争而遭受贬谪,吕温也不例外,在被贬谪的日子里,他深感仕途的艰难与人生的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诗中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又展现了对理想与自由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