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药囊空携无妙剂,酒樽虽满独闲情。
夜窗梦断闻疏雨,晓枕愁多怯曙明。
欲问安身何所是,只应闲卧对云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这十天来身体没有一天安宁,深知病源是来自于百般的忧虑,药囊虽然随身携带却没有灵丹妙药,酒樽虽然满满却只能独自品味闲情,夜晚在窗前因梦断而听到稀疏的雨声,清晨因愁绪太多而害怕天明的到来,想要问哪里才是安身立命之所,或许只能悠闲地躺着看云卷云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病中的忧虑与无奈,首联直接点出病中十日无一日安宁,并指出病因在于百忧;颔联通过药囊空携和酒樽虽满却无人共饮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病中的孤独与无助;颈联通过夜窗梦断和晓枕愁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不能寐、晨不能起的愁苦心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安身立命之所的探寻,以及最终选择悠闲看云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感怀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病中的心境与感悟,诗中既有对病痛的无奈与忧虑,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陆游通过药囊空携、酒樽虽满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在病中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通过夜窗梦断、晓枕愁多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挣扎,尾联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安身立命之所的探寻与领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罢黜,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病中,身心俱疲,对人生境遇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在病痛的折磨下,陆游不禁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