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穷愁
唐·韩偓
自有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须知一掬伤心泪,洒入前襟冻不温。
作者及朝代
韩偓,晚唐诗人,生于唐代末期(约公元842年-约923年),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亦称“小李杜”,此处特指韩偓与杜牧在晚唐时期的文学地位),韩偓才情出众,早年曾得到唐昭宗的赏识,后因卷入宫廷斗争而遭贬谪,晚年隐居。
作者简介
韩偓自幼聪颖好学,文辞敏捷,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尤其擅长抒发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的感慨,韩偓的诗歌在晚唐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贤能之士因为心怀壮志而奋发图强,
这并不是说只有写诗这条路才会让人陷入困顿。
要知道,那一捧伤心的泪水,
洒落在衣襟上,连衣襟都被冻得不再温暖。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因发愤而有所成的敬仰,同时强调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并非仅仅因为写诗而穷困潦倒,诗人通过“伤心泪”与“冻不温”的意象,传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首句“自有古贤因发愤”,既是对古代贤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境遇的自我激励,次句“非关诗道可穷人”,则是对自己困顿处境的一种辩白,说明自己的穷困并非因为写诗所致,后两句“须知一掬伤心泪,洒入前襟冻不温”,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绝望,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韩偓被贬谪之后,面对仕途的挫折与人生的困境,诗人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与自我激励,也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绝望,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文人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