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戊辰即事》,以下是按照要求生成的诗词原文及相关解析:
诗词原文:
戊辰即事
宋 刘克庄
蜀鸟吴花媚晴川,曾陪织女度星年。
只今江海无归日,空指云霄有故天。
塞雁失群空望北,溟鹏簸翅更飞南。
男儿合是公侯器,未忍风前堕泪吟。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诗文创作,作品数量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被誉为“南宋一代文宗”。
译文:
蜀地的鸟儿和吴地的花朵在晴朗的江川边争奇斗艳,我曾陪伴织女度过那如星辰般璀璨的岁月,但如今我却漂泊在江海之间,无家可归,只能空指着那遥远的云霄,怀念着故土的天空,失群的塞雁只能孤独地望向北方,而溟海中的大鹏却要继续振翅向南飞翔,身为男儿,本应成为公侯般的栋梁之才,我又怎能忍心在风中落泪吟诗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蜀鸟吴花、织女星年等美好景象,与诗人当前的漂泊无依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塞雁失群、溟鹏簸翅为喻,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孤独无助的境遇,但即便如此,诗人仍坚守男儿应有的气节和担当,不愿轻易落泪,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自己身处逆境却仍不失男儿本色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外有强敌侵扰,内有政治腐败,刘克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危亡之际,自己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漂泊生涯和坚韧精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也通过这首诗激励自己和其他有志之士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为国家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