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拂春郊起绿烟,群农日日望岂年。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郊望晴

唐·雍裕之

拂拂春郊起绿烟,群农日日望岂年。

霏霏漠漠如雾暗,欲来还止雨连绵。

作者及朝代

雍裕之,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蜀地(今四川一带)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

雍裕之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诗歌创作依然繁荣,他出身平凡,对农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他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译文

春风拂过春郊,绿烟袅袅升起,

农民们每天都在期盼着丰收的年景。

细雨霏霏,雾气蒙蒙,如同暗夜一般,

雨势欲来又止,连绵不绝。

释义

首句“拂拂春郊起绿烟”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象,春风拂过,绿烟袅袅,生机勃勃,次句“群农日日望岂年”则表达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渴望和期盼,后两句“霏霏漠漠如雾暗,欲来还止雨连绵”则通过描绘连绵不断的细雨和雾气蒙蒙的景象,暗示了农民们对天气变化的担忧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郊外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农民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天气的担忧,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春天的生机与农民们的期盼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诗人还通过描绘细雨和雾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中后期的社会状况有关,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生活困苦,他们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劳碌,诗人雍裕之出身平凡,对农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象和农民们的期盼与担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感悟,它以其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