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隐居
唐·李群玉
好与壮夫同隐约,铁房寒涩壁尘侵。
林泉深处无拘束,月满松风清自心。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但李群玉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隐逸诗风著称,故以此身份虚构此诗。)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间,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善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是唐代隐逸诗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在当时就颇受赞誉,被誉为“才力富健,不以雕琢为工”。
译文
与壮士一同隐居在简陋的屋舍中,铁制的房门因寒冷而显得涩滞,墙壁上布满了尘埃,在这林泉深处,我们没有了世俗的拘束,月光洒满大地,松风阵阵,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净。
释义
“好与壮夫同隐约”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志同道合的壮士一同隐居山林,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铁房寒涩壁尘侵”则描绘了隐居环境的简陋与冷清,铁制的房门因寒冷而难以开启,墙壁上更是布满了尘埃,暗示了隐居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林泉深处无拘束”则转而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自由,没有了世俗的束缚,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月满松风清自心”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月光与松风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使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对比隐居前后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变化,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前两句“好与壮夫同隐约,铁房寒涩壁尘侵”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后两句“林泉深处无拘束,月满松风清自心”则以抒情的手法,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自由,整首诗在对比与反衬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隐逸生活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根据李群玉的生平和诗风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群玉一生热爱自然与自由,对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向往,他曾在游历四方后,选择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他很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