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马骨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得自废墟埋万古,失曾飞将购千金。
空携旧箭穿荒草,落日孤城鼓角鸣。
(注:“得自废墟埋万古,失曾飞将购千金”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贺的某一完整诗篇,而是根据李贺诗风及题材,为解析需要而构造的综合意象,为保持解析的完整性,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马骨”诗中,以展现李贺对于马的独特情感与描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悲剧色彩著称,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幽奇冷峭的意境,表达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与挫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译文
(针对构造的“马骨”诗部分)
这匹马非同寻常,它曾是天上房星的化身,即便在废墟中埋没万古,其骨骼仍透露出不凡;失去它时,即便是飞将军也愿以千金求购,我空自携带着旧日的箭矢穿过荒草,只见落日余晖下的孤城中,鼓角声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一匹被埋没于废墟中的宝马之骨,象征着才华横溢却遭埋没的人才,诗中“得自废墟埋万古”表达了人才被忽视、埋没的历史遗憾,“失曾飞将购千金”则反映了其价值被真正识别时的珍贵,整首诗借马骨寓言,抒发了诗人对时代不公、人才埋没的感慨。
赏析
李贺此诗(虚构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马的意象与人才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与情感,通过“得自废墟埋万古”与“失曾飞将购千金”的对比,强烈地突出了人才在不同境遇下的价值差异,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诗中的“空携旧箭穿荒草,落日孤城鼓角鸣”等句,营造了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创作背景
虽然“得自废墟埋万古,失曾飞将购千金”这两句是虚构的,但结合李贺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主题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中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用,李贺本人虽才华横溢,却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而饱受挫折,这些经历无疑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虚构的“马骨”诗,李贺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时代不公、人才埋没的深切同情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