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全诗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

春光旖旎人皆醉,独倚阑干意未穷。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作品情感细腻,音律谐婉,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是婉约派一代词宗,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代表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郴州旅舍》、《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译文

柳树似乎含情脉脉地为落日的消逝而忧愁,花朵只能以微笑向东风告别,春日的景色如此美好,令人陶醉,但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心中的思绪却无穷无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里柳树与花朵的不同情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柳树“有情愁落日”,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而花朵“能笑谢东风”,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乐观与豁达,诗人自己却无法像花朵那样释怀,他独自倚栏,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拟人化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前两句“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柳树与花朵的不同情态进行对比,既突出了自然景物的多样性,又巧妙地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愁绪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秦观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秦观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与磨难,在仕途上,他虽曾得到苏轼的赏识与推荐,但终因政治斗争而屡遭贬谪,在生活上,他也曾经历过贫困与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秦观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与感慨,诗中的柳树与花朵既是自然景物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与象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