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寄友人
唐·刘禹锡
顾我自忧衰病久,为君双眼暂时明。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停。
散发逢秋夜,披衣觉露生。
还将万里意,遥寄海云平。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新颖,富有哲理,他的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尤其是寓言小品,写得简洁犀利,寓意深刻。
译文
我顾影自怜,长久地为自身的衰老和疾病而忧虑,但一想到你,我的双眼便暂时明亮起来,风前的灯火容易熄灭,河川上的月亮也难以停留,在秋夜中我散开头发,披上衣服,感觉到露水已经生成,我还将万里之外的思绪,寄托给那遥远的海云之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顾我自忧衰病久,为君双眼暂时明”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因自身疾病而忧虑,但一想到友人,心情便有所好转,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风前易灭的灯和川上难停的月,以及秋夜中散发的形象和露水生成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将万里之外的思绪寄托给遥远的海云之上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身感受,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的“顾我自忧衰病久,为君双眼暂时明”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忧虑,又体现了友人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既富有画面感,又寓含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风格,尾联的“还将万里意,遥寄海云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无限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病中写给远方友人的作品,当时刘禹锡身处逆境,身体衰弱,疾病缠身,心情十分低落,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将对友人的思念化作诗歌,以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刘禹锡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也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雅情怀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