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韩偓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湘水吟余意未阑,

一声长啸动寒烟。

身经丧乱愁肠结,

泪洒青山暮雨间。

一身谁作千年雍,

两眼空看万事非。

唯有湘江空照月,

夜深依旧照船归。

作者及朝代

韩偓,唐代晚期诗人,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被尊为“一代诗宗”,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为区别于李白、杜甫的“大李杜”),韩偓的诗作多抒发个人遭遇和时代乱离之感,风格清丽婉约,情感深沉。

作者简介

韩偓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唐昭宗赏识,曾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后因卷入宫廷斗争,被贬谪至地方任职,唐朝灭亡后,韩偓一度依附于后梁,但终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隐居,晚年生活困苦,但仍坚持文学创作。

译文

在这湘水流域,我年复一年地行吟。

以高雅的情怀和凌云之笔,醉中折取五色笺纸书写诗篇。

湘水吟咏未尽,我长啸一声,惊动了寒烟。

亲身经历了国家的丧乱,愁肠百结,泪洒青山,暮雨凄凄。

这一身谁能保证千年富贵?两眼空看世间万事皆非。

只有那湘江上的明月,夜深人静时依旧照耀着我归家的船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湘水流域的行吟生活,表达了对国家丧乱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前两句写诗人年复一年在湘水边行吟,以笔墨抒发情怀;中间两句通过长啸和泪洒青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时局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认识,而“唯有湘江空照月,夜深依旧照船归”则以湘江明月为伴,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淡淡希望。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时局的忧虑,诗人通过描绘湘水流域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生活状态,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诗中“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一句,更是以深刻的哲理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认识,而“唯有湘江空照月,夜深依旧照船归”则以湘江明月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淡淡希望,使整首诗在深沉的感慨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宁静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韩偓作为一位有识之士,亲身经历了国家的丧乱和个人的坎坷遭遇,内心充满了愁苦和无奈,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在湘水流域的行吟生活和对人生、时局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也以湘江明月为象征,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淡淡希望,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