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春气入山骨,欲自石里生蒿藜。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3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又云春气入山骨,欲自石里生蒿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游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游南山

唐·韦应物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洒出尘外,升腾入云中。

雨余千涧水,云起万峰通。

又云春气入山骨,欲自石里生蒿藜。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京兆韦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这座山峰多么峻峭秀丽,翠绿如同出水芙蓉,它潇洒地超出尘世之外,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雨后,千条山涧水流淌不息,云雾缭绕,万座山峰相连相通,又说春天的气息已经深入山骨,仿佛要从石头里生长出蒿藜等野草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峻秀景色和雨后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将山峰比作芙蓉,形容其翠绿而美丽,诗人通过“萧洒出尘外,升腾入云中”等句,展现了山峰的高耸和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两句则通过春天的气息和石里生蒿藜的想象,进一步突出了山的生机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南山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山峰、云雾、水流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诗人还通过“春气入山骨,欲自石里生蒿藜”等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任地方官期间,经常游历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南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南山的自然美景,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

《游南山》是韦应物的一首优秀山水田园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南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和韦应物的创作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