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奇遇
唐·李遐
或云南山产巨怪,意欲手把乾坤移。
风起云涌遮天日,林深树密隐神迹。
行人至此心惶恐,野老传言色变时。
试问巨怪今何在?唯余空谷响山溪。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见于地方志及民间诗集,以描绘山水、抒发奇想见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遐是唐代一位较为边缘化的诗人,其生平记载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奇幻想象的追求,他的作品往往融合了现实与幻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令人神往的山水画卷,同时也不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想象。
译文
有人说南山上出现了巨大的怪物,它想要用手移动天地,风起云涌,遮天蔽日,林深树密之中隐藏着神秘莫测的踪迹,行人走到这里心中惶恐不安,村里的老人谈论起此事时脸色大变,试问那巨怪如今在哪里?只剩下空旷的山谷中回荡着山溪的流水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关于南山巨怪的传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想象,诗中“手把乾坤移”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巨怪想要撼动天地的雄心壮志,而“风起云涌遮天日,林深树密隐神迹”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莫测的氛围,最后两句则以行人的惶恐和巨怪的消失,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
赏析
这首诗以奇幻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关于自然与神秘的故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南山巨怪的传说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之中,诗中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种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诗人可能是在游历南山时,听到了关于巨怪的传说,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喜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李遐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他通过想象和描绘一个关于巨怪的传说,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想象,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