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学书
宋·陆游
太平本学治礼乐,犹有暇日能临池。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垆煨。
心君泰定百骸悦,病体安闲万虑微。
却笑当年老元白,一生辛苦为诗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太平盛世里,我本来应该致力于学习治理国家、制定礼乐的大事,但即便如此,我仍有空闲的时间可以练习书法,在纸窗竹屋之中,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暖意,披着褐色的衣裳,坐在炉火旁打盹,内心平静安定,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感到愉悦,病体也因此变得安闲,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变得微不足道,回想起来,我不禁嘲笑当年的白居易和元稹,他们一生都在为诗歌而辛苦奔波,相比之下,我的生活似乎更加闲适自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太平盛世中,虽然身负治国重任,但仍能在闲暇之余享受书法艺术的乐趣,他通过描绘自己纸窗竹屋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白居易和元稹一生为诗所累的看法,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陆游在这首诗中,以轻松愉悦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通过对比自己与白居易、元稹的生活态度,突出了自己追求内心平静、享受生活的理念,诗中“太平本学治礼乐,犹有暇日能临池”一句,既体现了陆游的治国理想,又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而“心君泰定百骸悦,病体安闲万虑微”一句,则深刻揭示了内心平静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南宋社会相对稳定,陆游虽然身负治国重任,但也能在闲暇之余享受生活的乐趣,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白居易、元稹等前辈诗人一生为诗所累的感慨,陆游在晚年时期,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闲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