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妙独数李将军,安知伯仲非前身。的释义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战图

唐·杜甫

神妙独数李将军,安知伯仲非前身。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频。

画鹰岂是凡禽类,孤鹜犹能唳九天。

今日看图如见画,令人长忆戍楼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早年游历四方,广交好友,后入朝为官,但仕途不顺,晚年漂泊西南,生活困顿,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译文

李将军的武艺神妙无双,谁能知道他的前世是否也是一位英勇的将领呢?他身穿铁衣远赴边疆戍守多年,家中的妻子想必也因频繁的离别而常常哭泣,他画中的鹰绝非凡鸟,孤鹜亦能高鸣于九天之上,今日看到这幅描绘李将军的战图,就如同亲眼见到他一般,让人不禁长久地回忆起那戍守边疆的日子。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李将军的英勇和画技,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和敬仰,首句“神妙独数李将军”直接点题,突出了李将军的非凡才能;次句“安知伯仲非前身”则通过设问的方式,暗示了李将军可能有着不凡的前世;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李将军的戍守生活和画作,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才华。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首联以“神妙独数”四字高度概括了李将军的才能,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铁衣远戍”和“玉箸应啼”两个场景,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将士的艰辛生活;颈联则以“画鹰”和“孤鹜”为喻,进一步突出了李将军的画技和英勇;尾联则以“今日看图如见画”一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当时唐朝国力衰退,边疆战事频繁,杜甫对边疆将士的艰辛生活和英勇事迹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李将军的赞美和敬仰,也寄托了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