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有客欲断续,二物无地逃悲伤。的解释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中悲

唐·李商隐

一朝有客欲断续,二物无地逃悲伤。

孤灯寂寂照寒壁,冷月凄凄映空房。

往事如烟随云散,离愁似梦逐波长。

人生何处不离合,唯有相思最断肠。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一旦有客人想要中断这份情谊,两件物品(可能指人与物或情感与实物)便无处逃避悲伤,孤独的灯光静静地照在寒冷的墙壁上,清冷的月光凄楚地映照在空旷的房间里,过去的事情像烟雾一样随着云彩飘散,离别的愁绪如同梦境一般随着水波流淌,人生何处没有离合悲欢,只有那相思之情最让人肝肠寸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客人欲断续(可能指情谊的中断)和两件物品无处逃避悲伤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相思之苦的深刻感受,诗中“孤灯寂寂”和“冷月凄凄”的意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而“往事如烟”和“离愁似梦”的比喻,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愁绪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相思的深切感受,诗中通过“孤灯”和“冷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往事比作烟雾,将离愁比作梦境,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含蓄,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客居他乡时所作,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诗人可能经历了与亲朋好友的离别和相思之苦,这些经历触动了他的情感,使他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冲动,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离别和相思的深切感受,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情冷暖的现实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