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垣乌鹊近人飞,帘外曈曈日上迟。的释义

梦梦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缭垣乌鹊近人飞,帘外曈曈日上迟。

无语独上高楼立,月过梧桐影半移。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当时颇有名气,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

译文

宫墙周围,乌鹊近人飞翔,窗帘之外,朝阳缓缓升起,天色渐明,我默默无语,独自登上高楼站立,望着月亮缓缓西沉,梧桐树的影子也悄悄地移动了一半。

释义

“缭垣乌鹊近人飞”描绘了宫中乌鸦和喜鹊在宫墙周围自由飞翔,与人亲近的场景,暗示宫中生活的孤寂与冷清。“帘外曈曈日上迟”则通过描写朝阳缓缓升起,天色渐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无语独上高楼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默默无语,独自登上高楼,试图寻找一丝慰藉。“月过梧桐影半移”则以月影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无尽思绪。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生活的孤寂与冷清,首句“缭垣乌鹊近人飞”通过乌鹊的飞翔,暗示宫中生活的单调与乏味,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孤寂的基调,次句“帘外曈曈日上迟”则通过朝阳的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宫中生活的闲适与无聊,后两句“无语独上高楼立,月过梧桐影半移”则通过诗人的独立高楼和月影的移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在宫中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王建在宫中可能感受到了宫廷生活的孤寂与冷清,以及自己身处其中的无奈与迷茫,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转化为诗歌,表达了对宫中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