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句
仗归金阙浮云外,人望池台落日边。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峭健,内容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他的作品在晚唐文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仪仗队已经回到了金色宫殿的浮云之外,而人们还在落日余晖下的池台边翘首以盼。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与民间期盼交织的画面。“仗归金阙浮云外”指的是皇帝或贵族的仪仗队已经远离了宫殿,回到了高高的云端之外(这里用浮云象征高远与不可触及),暗示着宫廷生活的遥远与神秘;“人望池台落日边”则描绘了普通百姓在落日余晖下,依然望着那些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池台,表达了对上层社会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赏析
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宫廷与民间、尊贵与平凡之间的微妙关系,杜牧通过“金阙”与“池台”、“浮云外”与“落日边”的对比,不仅描绘了空间上的距离感,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与人们内心的期盼与无奈,诗句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生活的遥想,也有对民间情感的细腻捕捉,体现了杜牧作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两句诗虽为断句,但从中可以窥见杜牧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这种现象深感忧虑,他通过描绘宫廷的遥远与民间的期盼,既表达了对上层社会奢华生活的批判,也寄托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民幸福的期望,这两句诗可能是杜牧在游历或观察社会时,有感而发,以诗寄情,抒发了他对晚唐社会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两句诗为断句,没有完整的诗篇背景,因此上述分析主要基于诗句本身的内容与意境进行推测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