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旌远远拂楼船,满地春风锦绣筵。的解释

小星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舟中孙彦端

宋·张孝祥

霓旌远远拂楼船,满地春风锦绣筵。

何人吹笛倚危樯,断续声随落日圆。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因上书为岳飞辩冤,为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反对南宋和议,遂被罢黜,秦桧死后,起复为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贤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译文

五彩的霓旌远远地拂过楼船,满地的春风中摆开了锦绣般的筵席,是谁在那高高的桅杆旁吹笛,断断续续的笛声随着落日的圆影飘散。

释义

“霓旌远远拂楼船”描绘了色彩斑斓的旗帜在远处轻轻拂过装饰华丽的船只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盛大的氛围。“满地春风锦绣筵”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盛况,用春风和锦绣筵席来比喻场面的繁华与热闹,后两句则通过吹笛人的形象,以及笛声与落日的结合,增添了一种凄清与哀婉的氛围,与前两句的热闹形成对比。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的画面,既有宏大的场景描写,又有细腻的情感抒发,前两句通过“霓旌”与“锦绣筵”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后两句则通过“吹笛倚危樯”与“断续声随落日圆”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这种对比与反差,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更加丰富与立体,词中的意象如“霓旌”、“楼船”、“春风”、“锦绣筵”等,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审美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张孝祥在一次春日宴会上所作,当时他可能身处舟中,目睹了周围繁华热闹的景象,心中却涌起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无奈,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抒发,作为一位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张孝祥的作品往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民的情感,这首词也不例外,它既是对当时春日宴会盛况的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情感与人民心态的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