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王维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欲寻芳草去还住,不爱闲花开又开。
更酬珠玉思谈笑,裹饭何须厌屡空。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门前巷子里长满了绿苔,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经衰老了,想要去寻找芳草,但走了一半又停下了脚步,我并不喜欢那些闲花,但它们还是开了又开,我们相互酬和,如同珠玉般珍贵的思绪和谈笑,即使生活清贫,带着饭菜来相聚又何必嫌弃多次空着肚子呢?我已经像野老一样不再与人争席,海鸥啊,你为什么还要对我有所猜疑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通过欲寻芳草而又止、不爱闲花而花自开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颈联“更酬珠玉思谈笑,裹饭何须厌屡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和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尾联则借野老与海鸥的典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更酬珠玉思谈笑,裹饭何须厌屡空”一句,既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理解,又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闲居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闲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