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剩著栽培力,太液池边想菊裳。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思

唐·李商隐

秋风瑟瑟叶初黄,故人何处望故乡。

何人剩著栽培力,太液池边想菊裳。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深意,往往有较隐晦曲折的表现手法。

译文

秋风萧瑟,树叶开始变黄,老朋友你现在身在何方,是否也在遥望故乡?是哪位有心人还在费心栽培,让我想起了太液池边那曾经盛开的菊花。

释义

秋风瑟瑟叶初黄:形容秋天风大,树叶开始变黄。

故人何处望故乡:询问老朋友此刻身在何处,是否也在思念故乡。

何人剩著栽培力:哪位有心人还在费心栽培(这里可能指栽培花草,也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如培养人才等)。

太液池边想菊裳:想起了太液池边曾经盛开的菊花,这里“菊裳”可能既指菊花的美丽,也暗含高洁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秋风起兴,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首句“秋风瑟瑟叶初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萧瑟、思念的基调,次句“故人何处望故乡”直接点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同时引出下文的“栽培力”和“菊裳”,三、四两句通过设问和联想,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何人剩著栽培力”一句,既可能是实指有人在精心栽培花草,也可能暗喻有人在努力培养人才或维护某种美好品质,而“太液池边想菊裳”则进一步将这种美好品质具象化为菊花,既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时节,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故人,以及曾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诗人也可能在借物抒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菊花的美好,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在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