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滕王阁
唐·杜牧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九月清霜送陶令,千年白日见滕公。(此句为后人附会,非杜牧原诗内容,但为解析需要,特此加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出身京兆杜氏,为宰相杜佑之孙,杜牧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原诗部分)
滕王阁高耸在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
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附加句)
九月的清霜仿佛送别着陶渊明(陶令),千年的时光里,滕王阁见证了无数过往,如同见到了历史上的滕公(此处借指滕王)。
释义
原诗通过对滕王阁周围景物的描绘,以及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附加句则进一步以“九月清霜”象征时光的流逝,以“千年白日”强调历史的悠久,将滕王阁与陶渊明、滕王等历史人物相联系,增添了诗的历史厚重感。
赏析
杜牧的《题滕王阁》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沧桑,诗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滕王阁的晨昏变化,富有画面感,而“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附加句“九月清霜送陶令,千年白日见滕公”则进一步将滕王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使诗的内涵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杜牧在创作《题滕王阁》时,正值他游历江南,对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深感震撼,他通过描绘滕王阁的景物和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历史沧桑的深刻认识,而附加句“九月清霜送陶令,千年白日见滕公”则可能是后人为了丰富诗的意境和内涵而附会上去的,但这也恰好体现了滕王阁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九月清霜送陶令,千年白日见滕公”并非杜牧原诗内容,但将其与《题滕王阁》相结合进行解析,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