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啸月华青嶂外,徐吟帆起白云边。的解释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坐啸月华青嶂外,徐吟帆起白云边。

松风清韵长如此,何必求仙访洞天。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丽闲淡,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坐在月光照耀的青翠山峦之外,悠然地吟诵着诗句,仿佛船帆在白云边缓缓升起,松林间的清风传来悠长而清雅的韵律,如此美景,又何必去寻求仙境探访洞天福地呢?

释义

“坐啸月华青嶂外”描绘了诗人坐在月光照耀下的青翠山峦之外,享受着宁静而清幽的自然美景;“徐吟帆起白云边”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诗人吟诵诗句的情景与船帆在白云边升起的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松风清韵长如此”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和谐,松风带来的清雅韵律仿佛永恒不变;“何必求仙访洞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惬意,前两句通过“坐啸”与“徐吟”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则以松风清韵为象征,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体现了诗人作为诗僧的独特情怀与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间度过,与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面对眼前的美景,心生感慨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闲适与惬意,皎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追求的独特理解,在唐代,佛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皎然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其诗歌创作也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熏陶。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