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床清梦压星河。
又
万顷寒光一席铺,冰轮行处片云无。
姮娥不嫁谁留得,欲遣天风问月姝。
再
醉卧船头不觉醒,满船清梦压云萍。
须知天地为庐帐,何处人间不寄情。
其四(含关键词)
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
万籁无声心自远,秋光千里共烟霏。
作者及朝代
唐温如,生卒年不详,字初未,号漫士,元末明初诗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元末明初的隐士,才华横溢却未得志于时,以诗酒自娱,作品散见于各种诗集。
作者简介
唐温如虽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见其性格洒脱不羁,对世俗名利淡泊,善于在自然与梦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译文
挥毫泼墨间,仿佛脱离了尘世的纷扰,当长乐寺的钟声响起时,我从梦中醒来,四周万籁俱寂,心境也随之变得悠远宁静,秋日的阳光与轻烟共同笼罩着广袤的大地。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挥毫作画与梦中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长乐钟声象征着世俗的牵绊与唤醒,而秋光千里与烟霏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超脱尘世的画卷,首句“挥毫不似人间世”直接点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次句“长乐钟声梦觉时”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暗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觉醒,后两句“万籁无声心自远,秋光千里共烟霏”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致远的氛围,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高远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唐温如生平事迹不详,难以确切知晓,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日,于长乐寺附近挥毫作画后小憩,梦中仿佛脱离了尘世的纷扰,当钟声响起时,他从梦中醒来,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既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