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西湖
宋·苏泂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风吹入钓鱼矶,碧沼前头人未知。
作者简介
苏泂,字召叟,约公元1170年前后在世,宋代诗人,与赵师秀友善,有诗相赠,苏泂一生好学不倦,曾得到陆游的赞赏,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虽然他的名气不如同时代的陆游、杨万里等人响亮,但他的作品依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怎样才能像杜牧那样才华横溢呢?我试着来到西湖边上即兴赋诗,春风吹拂着钓鱼矶,碧绿的池塘前头却少有人知晓这里的美丽。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杜牧才华的仰慕,并试图通过自己在西湖边上的题诗来展现自己的文学造诣,诗中也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这种美景被忽视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杜牧才华的向往和对自己文学能力的自信,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而著称,诗人以杜牧为榜样,试图通过自己在西湖边上的题诗来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
后两句“春风吹入钓鱼矶,碧沼前头人未知”则是对西湖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用“春风”和“碧沼”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生机和美丽,这种美景却少有人知晓,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珍视,也透露出一种被忽视的遗憾。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杜牧才华的仰慕,又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色,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感有关,西湖作为杭州的标志性景点,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题诗,诗人在游览西湖时,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同时也想到了唐代文学家杜牧的才华和诗作,他试图通过自己在西湖边上的题诗来展现自己的文学造诣,并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珍视和赞美,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才华和美景被忽视的遗憾,这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