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李颀

远山近水碧无涯,

平地风烟飞白鸟。

半山云木卷苍藤,

深谷幽泉响碧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歌行,诗风雄浑豪放,语言质朴自然,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同时也对山水田园有深刻的描绘,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水流碧绿无边,

平坦的地面上风烟缭绕,白鸟在飞翔。

半山腰的树木被云雾缭绕,苍藤卷曲,

深谷中清澈的泉水在碧绿的潭水中回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远山近水碧无涯”概括了山水相依、碧绿无边的广阔景象;次句“平地风烟飞白鸟”则通过风烟和白鸟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动性;第三句“半山云木卷苍藤”进一步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树木苍翠、藤条卷曲的自然景观;末句“深谷幽泉响碧潭”则以深谷、幽泉、碧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描绘,诗人通过远山、近水、风烟、白鸟、云木、苍藤、深谷、幽泉、碧潭等自然元素的巧妙组合,构建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山水画卷,诗人还通过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使画面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颀游历山水之间时,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以自然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李颀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往往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游历山水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