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物
唐·罗隐
物微显晦亦有待,人生通塞无巧愚。
尺泽鲵鱼志何小,云霄鸿鹄意常舒。
世间万事皆前定,莫恨穷途哭阮途。
且喜今朝风日好,花前醉卧唱吴歈。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但他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讽刺和咏史,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批判,他的作品在晚唐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微小的物体也有其显现和隐藏的时候,人生的通达与阻塞并非由巧智或愚笨决定,小水洼里的鲵鱼志向何其渺小,而翱翔云霄的鸿鹄则心怀壮志,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要怨恨自己走到了穷途末路而像阮籍那样痛哭,还是庆幸今天风和日丽,在花前醉卧吟唱吴地的歌曲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微小的物体和人生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首句“物微显晦亦有待”指出即使是微小的物体也有其显现和隐藏的时候,暗示人生也有起伏和变化;次句“人生通塞无巧愚”则直接指出人生的通达与阻塞并非由个人的巧智或愚笨决定,而是命运的安排,后两句通过鲵鱼和鸿鹄的对比,以及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拒,最后以“且喜今朝风日好,花前醉卧唱吴歈”作结,表现出诗人在面对命运时的豁达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物喻人,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拒,诗人以微小的物体和人生境遇为切入点,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诗中既有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也有对现实的超脱和豁达,尤其是最后两句,以花前醉卧、吟唱吴歌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命运时的乐观和洒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这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拒,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对比微小的物体和人生境遇,以及运用典故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他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