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门前水陆陈,大官斋洁贡时新。出自哪首诗?

春秋3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斋宫

宋·王安石

进食门前水陆陈,大官斋洁贡时新。

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麟。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译文

在斋宫门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水陆珍馐,大官们斋戒沐浴,恭敬地将最新鲜的贡品献上,太阳西斜时,我奏完了《长杨赋》,闲暇之余,轻轻拂去尘埃,观赏着画有麒麟的壁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斋宫中的祭祀场景以及作者参与祭祀后的活动,首句“进食门前水陆陈”描述了斋宫门前摆放着各种水陆珍馐,作为祭祀的供品;次句“大官斋洁贡时新”则强调了祭祀官员们的斋戒沐浴和献上最新鲜的贡品,体现了祭祀的庄严和神圣,后两句则转而写作者自己,他在祭祀结束后奏完了《长杨赋》,并在闲暇之余观赏壁画,表现出一种超脱和闲适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斋宫祭祀为背景,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和作者的活动,展现了作者对于祭祀的敬畏之心以及自己超脱闲适的心境,首句和次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斋宫门前的祭祀场景,突出了祭祀的庄严和神圣,后两句则通过写作者自己的活动,将笔触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超脱和闲适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祭祀的敬畏之心,又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描写斋宫祭祀场景的诗歌,当时,王安石作为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经常参与朝廷的各种祭祀活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安石对于祭祀活动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北宋社会的祭祀文化和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