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亲
朝代:宋代
作者:李思衍
赤子颙颙瞻父母,已将仁德比乾坤。
晨昏定省无违礼,寸草春晖欲报恩。
岁月悠悠情愈切,风霜凛凛志犹存。
天涯咫尺难相见,梦绕庭闱泪满痕。
作者简介
李思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亲情的描绘深刻动人,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世界。
译文
赤子之心殷切地仰望着父母,他们的仁爱之心已经超越了天地间的万物,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都恭敬地侍奉父母,不违背礼节,就像小草想要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岁月流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愈发深切,即使风霜凛冽,心中的志向也依然坚定,虽然身处天涯,与父母相隔咫尺却难以相见,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中,醒来时泪水已经沾满了衣襟。
释义
“赤子颙颙瞻父母”描绘了孩子对父母的敬仰和依恋之情;“已将仁德比乾坤”则赞美了父母的仁爱之心,认为其伟大无比,超越了天地,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恩之情,以及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恩之情,首联直接点题,突出了赤子对父母的敬仰和依恋,以及父母仁爱的伟大,颔联通过“晨昏定省”和“寸草春晖”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孝顺和想要报答养育之恩的强烈愿望,颈联则通过岁月的流转和风霜的凛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和坚定不移的志向,尾联则以梦境中的相见和醒来后的泪水,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经历有关,或许诗人因某种原因远离家乡,无法与父母相见,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愧疚,在这种情感驱使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父母的敬仰、感恩和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和推崇,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