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
唐 韦庄
銮舆观稼晚方归,日月旗中见御衣。
田窦相从如甥舅,谢家兄弟似云霓。
夜闻清乐灯花落,晓望仙山露气微。
共喜拜恩侵夜久,金殿玉阶生曙晖。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词作则婉约柔媚,对后世影响深远,韦庄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
译文:
皇帝的车驾傍晚才从视察庄稼的田地里归来,日月旗上隐约可见皇帝的御衣,田窦两家(比喻朝中权贵)像甥舅一样相随,谢家兄弟(比喻朝中才子)如同云霓般令人仰慕,夜晚听到宫中清雅的乐曲,灯花随之飘落;清晨眺望终南山,山间露气微茫,大家都为能长时间陪伴皇帝拜恩而感到高兴,金殿玉阶上已升起了曙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视察农田后归来的场景,以及朝中权贵和才子们的陪侍,诗中通过日月旗、御衣等细节,展现了皇帝的尊贵与威严;通过田窦相从、谢家兄弟等比喻,反映了朝中权贵的地位和才子的风采,诗中还描绘了夜晚宫中清乐的悠扬和清晨山间露气的微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皇帝视察农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朝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诗中既有对皇帝尊贵地位的赞美,也有对朝中权贵和才子们的敬仰与羡慕,诗中还融入了夜晚宫中清乐和清晨山间露气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在庄重之余又不失清新自然之感,诗中的“共喜拜恩侵夜久”一句,也反映了当时臣子们对皇帝的忠诚与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陪同皇帝幸游终南山时所作,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是唐朝皇室常去的游览胜地,韦庄作为朝中官员,有幸陪同皇帝一同前往,在游览过程中,韦庄被皇帝视察农田的勤政爱民之举所感动,同时也被朝中权贵和才子们的风采所折服,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记录这次难忘的经历,并表达对皇帝的敬仰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