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元阁
唐·韦庄
三钟五鼓祥烟敛,日照仙人捧露盘。
夜半金星出月落,天开河汉转云寒。
楼台彩结倚晴空,钟鼓声交白露中。
武帝升仙白云起,始知空说在蓬宫。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入蜀后依附王建,成为前蜀开国功臣,曾任宰相,他的诗词多反映战乱现实,情感真挚,风格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韦庄的诗风在晚唐五代中独树一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描绘,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译文
三声钟响五鼓齐鸣,吉祥的烟雾渐渐消散,阳光照耀着仙人手中捧着露水的盘子,夜半时分金星从月亮背后升起,天空如河汉般开阔,云彩在寒冷中流转,楼阁台榭以彩色绸带装饰,高耸入晴空,钟鼓之声在秋日的白露中交织回响,汉武帝升仙时白云缭绕,这才知道过去所说的蓬莱仙境不过是空谈。
释义
本诗描绘了朝元阁的壮丽景象,通过钟声、鼓声、烟雾、阳光、仙人捧露盘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后半部分则通过金星出月、河汉转云等天文现象,以及汉武帝升仙的典故,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朝元阁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建筑的雄伟与神秘,诗中“三钟五鼓祥烟敛,日照仙人捧露盘”一句,不仅描绘了朝元阁的晨景,还寓含了对吉祥、升仙等美好事物的向往,后半部分则通过天文现象和历史典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整首诗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韦庄的诗词风格清丽,善于运用意象和典故,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深意。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历经战乱,对现实有着深刻的体会,朝元阁作为唐代著名的建筑,不仅是皇家祭祀的场所,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韦庄通过描绘朝元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通过汉武帝升仙的典故,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对美好与现实的交织描绘,正是韦庄诗词风格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