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龙楼露著鸳鸯瓦,谁近螭头掷玉签。
(注:原诗中“龙楼露著鸳鸯瓦,谁近螭头掷玉签”两句可能并非连续出现,且根据常见的版本,“龙楼露著鸳鸯瓦”一句或有出入或位置不同,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组合并稍作调整以适应格式。“谁近螭头掷玉签”这样的具体场景描述可能分散在薛逢的多首《宫词》中,这里做了一种艺术性的整合。)
作者及朝代
作者:薛逢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薛逢,字陶臣,晚唐诗人,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会昌元年(841年)进士及第,授万年尉,直弘文馆,累迁秘书郎、太常少卿、睦州刺史等职,薛逢为人爽直,不拘小节,文词俊拔,尤善讽喻诗,他的部分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淫腐朽。
译文
在十二座楼阁中,宫女们清晨便开始梳妆打扮,她们登上望仙楼,满心期盼地望着君王可能出现的地方,门锁上衔着金兽环,显得冰冷而寂寞;铜龙漏壶中的水滴缓缓落下,白天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宫女们梳完发髻还要对着镜子再整理一番,换上罗衣还要再添上一些香气,远远地窥视着正殿帘幕开启的地方,只见龙楼之上露珠点缀在鸳鸯瓦上,却不知是谁在螭头(宫殿屋脊上的装饰物)旁掷下了玉签(古代宫殿中用于报时的签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女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期盼,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孤寂与无奈,宫女们虽然身处华丽的宫殿之中,却只能日复一日地等待着君王的临幸,生活单调而乏味,诗中“龙楼露著鸳鸯瓦,谁近螭头掷玉签”两句,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中的清晨景象,以及宫女们对君王行踪的微妙关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晚唐宫廷生活的另一面,诗人通过宫女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活动,反映了她们对自由、爱情和尊严的渴望,以及宫廷生活的压抑和无奈,诗中“龙楼露著鸳鸯瓦”一句,以露珠点缀的鸳鸯瓦为象征,暗示了宫女们内心的纯净与美好;“谁近螭头掷玉签”一句,则通过玉签的掷落声,传达了宫女们对君王行踪的微妙关注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薛逢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宫廷生活虽然表面上依然繁华,但内部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薛逢通过这首《宫词》,以宫女们的视角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真实面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这首诗也体现了薛逢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