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怪得宫中无兽炭,步摇钗是辟寒金。
(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并非王建所作,而是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此处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虚构了王建的一首包含关键词“怪得宫中无兽炭,步摇钗是辟寒金”的《宫词》,以下解析基于这一虚构情境。)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约768年,卒于约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早年贫困,曾游历四方,后入仕为官,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王建的诗作以宫词著称,善于描绘宫廷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对后世宫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月光爬上了柳树的枝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
难怪宫中不见用以取暖的兽炭,原来宫妃们佩戴的步摇钗就是抵御寒冷的金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中的一个细节场景,展现了宫中生活的奢华与独特,首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浪漫的氛围,暗示了宫中人物的闲适与情感生活,后两句则通过“怪得宫中无兽炭,步摇钗是辟寒金”的巧妙转折,揭示了宫中取暖方式的与众不同——不是依靠传统的兽炭,而是依靠宫妃们佩戴的华丽金饰(步摇钗),这些金饰在光线下熠熠生辉,仿佛能驱散寒冷,体现了宫中生活的奢华与精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温馨而神秘的基调,随后,通过“怪得宫中无兽炭,步摇钗是辟寒金”的转折,不仅揭示了宫中取暖方式的独特,更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宫中女性的高贵与美丽,以及她们在宫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对美好情感的细腻抒发,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唐代宫廷生活繁荣的时期,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发达的时期,宫廷生活更是奢华而精致,诗人王建可能通过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以及对宫中女性美丽与高贵的赞美,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宫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宫廷生活的冰山一角,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