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池上双鸟

唐·李商隐

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

如对碧流新涨月,似闻清露夜鸣雷。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寓意,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他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池塘的水变得冰冷,鸳鸯双双飞起;帘幕外的烟雾带着寒意,翡翠鸟飞来,就像对着碧绿的流水和新升的月亮,又好像能听到清露滴落时夜间的微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池塘水冷、鸳鸯飞起、帘幕烟寒、翡翠鸟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以景起兴,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鸳鸯和翡翠鸟都是成双成对的鸟类,但在这里,它们却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不得不飞起或飞来,似乎暗示着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后两句“如对碧流新涨月,似闻清露夜鸣雷”则进一步用比喻和联想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时所作,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和风格,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来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