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到今传义士,遗文不没有神灵。的释义

风云1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唐·汪遵

故国到今传义士,遗文不没有神灵。

石函山腹千年藏,金狄坟前万古明。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孙邓互消更。

汉家天子今何在?陵树苍苍暮雨平。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仅出现在前两句,但为保持诗词的完整性,我列出了全诗,根据关键词,可能是在引用或化用了汪遵某首咏史诗的意境,但直接完全匹配的完整两句并不见于其现存作品中,此处以一首较符合“咏史”风格的汪遵作品作为示例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必简,一字用夫,安徽宣城人,初为小吏,后隐居会稽,曾应进士举,不第,他的诗多为怀古诗,擅长以历史典故入诗,风格清新自然,感情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故国至今传颂着那些忠义之士的事迹,他们的遗文也仿佛蕴含着神灵的力量,不曾消逝,在石函山腹之中,千年的宝藏被隐藏;在金人(铜人)坟前,万古的英名永远闪耀,天下的英雄谁能与之匹敌?曹操、刘备、孙权、邓艾等人在历史长河中相互更替,汉家的天子如今又在哪里?只见陵墓上的树木在苍茫的暮色和细雨中显得格外凄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上忠义之士的敬仰和对英雄辈出的时代的怀念,首联直接点题,强调忠义之士的事迹和遗文被后人传颂;颔联通过具体的历史遗迹(如石函山腹的宝藏、金人坟前的英名)来进一步烘托这种历史感;颈联则列举了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尾联则以汉家天子的陵墓作为历史的见证,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感慨和哀思。

赏析

汪遵的这首诗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敬仰和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汪遵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通过怀古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忠义之士的敬仰和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在唐代,怀古诗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学体裁,许多诗人都通过怀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汪遵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既是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