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稍能窥坠绪,馀生不敢叹沉冥。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鬓毛萧飒齿牙疏,

四十三年住海隅。

壮志空存孤剑在,

幽怀欲付九酝无。

但使稍能窥坠绪,

馀生不敢叹沉冥。

读书有味身忘老,

病卧蓬窗听雨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鬓发稀疏牙齿稀疏,我已在这海角天涯度过了四十三个春秋,空有壮志却只剩孤剑随身,满腔幽情想要借酒浇愁却连酒也无,但只要能够稍微窥见先贤学问的一点遗绪,我这余生就不敢再自怨自艾、消沉不振,读书的乐趣让我忘却了年老,病卧在简陋的窗前,只静静聆听那雨声。

释义

这首诗是陆游病中所作,表达了他虽处困境但不忘学问、不坠青云之志的坚韧精神,首联写自己年老体衰,长期漂泊;颔联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颈联“但使稍能窥坠绪,馀生不敢叹沉冥”是全诗的主旨,表明只要有机会学习先贤的学问,他就不会放弃自己,不会让余生沉沦;尾联则以读书的乐趣和听雨的宁静作为自我慰藉。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的坚韧与执着,颈联“但使稍能窥坠绪,馀生不敢叹沉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即使身处逆境,他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尾联则以读书和听雨为乐,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病中所作,当时他身处困境,年老体衰,壮志未酬,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不振,而是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持学习、不放弃自己的决心和勇气,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疾苦。

文章下方广告位